Featured image of post 呼吸系统病理

呼吸系统病理

9版病理学P185

考纲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


慢性支气管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定义慢支是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感染慢支的发病与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吸烟患病率与吸烟量成正比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与慢支有明显因果关系
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内分泌失调等

病理变化

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并发鳞状上皮化生
黏膜下腺体增生浆液性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导致黏液分泌增多
管壁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变性萎缩骨化
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周围炎为慢支反复发作的结果,是引起肺气肿的病变基础

2020N150X在慢性支气管炎中常见的病变有 ABCD

1
2
3
4
A.柱状上皮细胞脱落
B.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
C.支气管管壁软骨变性萎缩
D.支气管腺体黏液腺化生

2007N138X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可有 ABC

1
2
3
4
A.柱状上皮的纤毛倒伏甚至完全脱失
B.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液腺化生
C.支气管管壁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
D.支气管管壁软骨出现不典型增生

肺气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定义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非体积膨大、通气功能降低的状态
通气障碍慢支时呈现典型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弹性降低长期支气管炎可导致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性降低
α1-AT缺乏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导致全腺泡型肺气肿

2000N147X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1

1
2
3
4
A.小气道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B.内源性弹性蛋白酶增多
C.吸烟
D.遗传性α₁ -抗胰蛋白酶缺乏

1答案有争议:按9版病理学P194遗传性α1-AT缺乏是全腺泡型肺气肿的病因,但当年医学考试中心给出的参考答案没有D选项。可能是因为与内科教材相互矛盾。 全腺泡型肺气肿

1997N45A遗传性α₁ -抗胰蛋白酶缺乏与下列哪种肺气肿的发生关系密切 C

1
2
3
4
5
A.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B.间质性肺气肿
C.全腺泡型肺气肿
D.肺大疱
E.瘢痕旁肺气肿

肺气肿的类型

肺泡性肺气肿

腺泡中央型呼吸性细小支气管扩张;肺泡管、肺泡囊扩张不明显
腺泡周围型呼吸性细小支气管正常;肺泡管、肺泡囊扩张
全腺泡型呼吸性细小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均扩张

2011N52A中央型肺气肿是指 B

1
2
3
4
A.三、四级支气管和周围肺泡囊扩张
B.呼吸性支气管扩张,周围肺泡扩张不明显
C.肺门周围的肺组织扩张,近胸膜处肺组织扩张不明显
D.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不明显,周围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

2015N52A腺泡周围型肺气肿的病理表现 A

1
2
3
4
A.呼吸性细支气管不扩张,周围肺泡扩张
B.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周围肺泡扩张不明显
C.肺泡间隔内出现成串小气泡
D.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均扩张

其他类型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肋骨骨折、胸壁穿透等致肺内压急剧增高,肺泡间隔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
瘢痕旁肺气肿肺组织瘢痕灶周围肺泡破裂融合形成的局限性肺气肿;若囊腔过大破坏肺小叶间隔,称肺大疱,肺大疱破裂可致气胸
代偿性肺气肿肺萎缩、肺叶切除后残余组织或肺炎性实变病灶周围肺组织的肺泡代偿性过度充气
老年性肺气肿老年人肺组织弹力减弱,肺残气量增多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肉眼观肺体积显著增大,灰白色,质柔软而缺乏弹性,按压痕不易消失
镜下观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断裂,相邻肺泡融合,间隔内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间质内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细小支气管借鉴慢性炎症改变

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定义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肺循环障碍→右室肥大
肺疾病COPD(80%~90%)、支喘、支扩、肺尘埃沉着症、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
胸廓疾病胸廓畸形、类风湿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
肺血管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反复发生非小动脉栓塞

2003N33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C

1
2
3
4
5
A.肺间质纤维化
B.肺气肿
C.肺动脉高压
D.肺动脉分支血栓栓塞
E.肺阻塞性通气障碍

1998N147X下述哪些疾病可以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ABCD

1
2
3
4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三期矽肺
C.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D.肺动脉反复血栓栓塞

病理变化

部位病变
肺部无肌型细动脉肌化;肌型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
心脏右室肥厚、心室腔扩大;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室前壁肌层厚度>0.5cm是肺心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右心室壁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增生

2004N138X下列属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内血管病变的有 ACD

1
2
3
4
A.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B.中型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C.无肌型细动脉肌化
D.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

2014N52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指标是 A

1
2
3
4
A.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度超过0.5cm
B.左心室肥厚
C.心脏重量增加可达850克
D.三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表现原有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呼吸功能不全、右心衰竭
病情严重可合并呼吸性酸中毒、脑水肿甚至肺性脑病

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90%,以1、2、3、7型多见,3型毒力最强
其他病原菌肺炎杆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诱因受寒、醉酒、疲劳、麻醉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发病机制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

2016NO137肺炎链球菌感染常引起的病变是 A

1
2
3
4
A.纤维素性炎症 
B.化脓性炎症 
C.增生性炎症 
D.浆液性炎症

病理变化

肉眼观

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病程发病后1-2天发病后3-4天发病5-6天发病后7天
肉眼观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挤压切面见淡红色浆液溢出肺叶肿大加重,质地变硬,切面灰红色,粗糙外观似肝脏肺叶肿大,实质如肝,灰白色,干燥粗糙肺开始缩小,质地变软,病灶消失,切面少量浑浊液

镜下观

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肺泡壁CAP扩张扩张受压贫血逐渐恢复
肺泡渗出浆液性渗出中量纤维素渗出大量纤维素渗出纤维素逐渐溶解
红细胞少量多量大量溶解极少
中性粒细胞少量少量多量死亡
巨噬细胞少量少量中量大量

并发症

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中性粒细胞过少,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渗出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取代,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2
胸膜肥厚粘连纤维素性胸膜炎不能完全溶解发生机化
肺脓肿、脓胸病原菌毒力大、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
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见于重症病例

2褐色肉样外观:区别于肺褐色硬化肺褐色硬化见于慢性肺淤血,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009NO48A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的大叶性肺炎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

1
2
3
4
A.肺肉质变  
B.肺脓肿  
C.脓胸  
D.败血症

2022NO31A下列易并发肺肉质变的肺部疾病是 C

1
2
3
4
A.由化脓菌引起的小叶性肺炎  
B.由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  
C.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  
D.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

2007NO39A肺褐色硬化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形态改变 C

1
2
3
4
A.特发性肺纤维化
B.机化性肺炎
C.慢性肺淤血
D.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致病力较弱的4、6、10型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他病原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
诱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麻疹后肺炎、手术后肺炎
发病机制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010NO48A吸入性肺炎的病理学类型是 A

1
2
3
4
A.支气管肺炎
B.大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弥漫性肺泡损伤

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肉眼表面和切面散在分布灰黄质实病灶,以下叶和背侧多见,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一般不累及胸膜
镜下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肺泡腔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
并发症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病原菌肺炎球菌(90%)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典型病变肺泡到肺段、肺叶以肺小叶为单位灶性散布
特点支气管不受累胸膜不受累
好发人群青壮年小儿、年老体弱者
好发部位左肺、右肺下叶双肺下叶、背侧
病理变化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

2021NO124B属于纤维素性炎的是 A

2021NO125B属于化脓性炎的是 B

1
2
3
4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病毒性肺炎

1994NO148X大叶性肺炎的病理特点 ACD

1
2
3
4
A.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B.支气管常受累
C.可合并中毒性休克
D.可合并肺脓肿

军团菌肺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军团菌是需氧G-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发病机制从呼吸道侵犯肺泡和细支气管,进入胞质繁殖致细胞破裂释放酶类和细胞毒因子,损伤肺组织

病理变化

肉眼肺体积增大,质硬,表面粗糙,有纤维素附着,病灶切面呈暗灰色片状,晚期可波及多肺叶,严重病例可见肺脓肿形成
镜下早期以大量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常伴坏死;晚期坏死组织机化,间质纤维化

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因及病理变化

病原体常见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
肉眼观病变常不明显,肺组织可因充血水肿轻度肿大
镜下观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内无渗出或少量渗出;肺泡间隔明显变宽,其内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特征病毒包涵体是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多见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

2017NO34A下列病理改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是 B

1
2
3
4
A.常有肺泡结构破坏
B.肺泡间隔水肿,炎细胞浸润
C.肺泡内常有大量纤维素渗出
D.局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毒包涵体

位置病原体
胞核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嗜碱性)
胞质呼吸道合胞病毒(嗜酸性)
胞核和胞质麻疹病毒

1992NO35A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1
2
3
4
5
A.间质性肺炎
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C.上皮细胞内病毒包涵体
D.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1994NO125C麻疹病毒 C

1994NO126C腺病毒 A

1
2
3
4
A.核内病毒包涵体
B.胞质内病毒包涵体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流感病毒(最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
病理变化间质性肺炎间质水肿、大量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变小、无或少量浆液渗出2同左
包涵体

2根据肺泡腔内有无渗出判断肺炎类型: 若渗出物为纤维素,则为大叶性肺炎;渗出物为中性粒细胞,为小叶性肺炎;两者均有,为军团菌肺炎;无渗出或少量浆液性渗出为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2013NO135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类型通常是 C

2013NO136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类型通常是 C

1
2
3
4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有肉芽肿形成的肺炎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定义支气管扩张症是以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基础病变继发于慢支、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全,巨大气管支气管扩张症

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肉眼观支气管囊状扩张,可累及肺段肺叶和双肺;扩张的支气管数目不等,多者肺切面可呈蜂窝状;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可见黏液脓性、血性渗出物
镜下观支气管壁明显增厚,黏膜上皮增生伴鳞状化生;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管壁腺体、平滑肌、弹力纤维、软骨不同程度遭受破坏
并发症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肺功能障碍、慢性肺心病

2021N37A导致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变基础 C

1
2
3
4
A.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鳞状化生
B.支气管壁的黏液腺大量增生
C.支气管壁结构破坏
D.肺组织纤维化

肺硅沉着病

定义

定义肺硅沉着病简称硅肺或矽肺,是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沉着于肺组织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好发长期从事矿石业、玻璃厂工人
发病多在接触硅尘10~15年发病,进展缓慢,即使脱离环境病变仍继续发展

病因

主要病因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硅尘形状不同形状均可致病,以四面体石英结晶作用最强
硅尘大小直径>5μm不易致病;直径<5μm易沉积在肺泡管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发病;其中直径1~2μm致病性最强

发病机制

巨噬细胞二氧化硅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与水聚合形成硅酸致溶酶体破裂,酶逸出致巨噬细胞自溶;硅尘释放后可被其他巨噬细胞再吞噬
免疫因素玻璃样变的硅结节含较多免疫球蛋白,血清中见IgG、IgM抗体

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硅结节形成、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硅结节早期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细胞性硅结节;中期成纤维细胞增生玻璃样变形成纤维性硅结节;晚期结节中央缺血坏死液化形成硅肺性空洞
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镜下见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
胸膜纤维化胸膜纤维化增厚

2001N41A关于硅肺的描述,正确的是 B

1
2
3
4
5
A.大于5μm的硅尘致病性强
B.硅酸导致巨噬细胞自溶
C.硅结节内无免疫球蛋白
D.纤维性结节是硅肺的早期病变
E.胸膜常无病变

2011N51A形成早期细胞性硅结节的细胞主要是 A

1
2
3
4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分期和病变特点

I期硅肺II期硅肺III期硅肺
病变硅结节浸润肺门淋巴结及肺组织、胸膜硅结节扩展到淋巴结外肺组织硅结节密集与肺纤维化融合成块
胸膜有硅结节,增厚不明显胸膜增厚胸膜明显增厚
硅结节数量少,米粒至绿豆大数量多,黄豆大弥散全肺融合成团
部位中下叶近肺门处肺门淋巴结最先形成硅结节散布双肺,中下肺叶近肺门处多见弥散全肺,病灶周围合并肺气肿
重量、体积、硬度不变重量、体积、硬度增加重量、体积、硬度明显增加
胸片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加,肺野可见少量类圆形或不规则小阴影直径小于1cm阴影分布范围较广直径大于2cm大阴影,肺门淋巴结肿大,可有硅肺空洞

2018N35A硅沉着病最早期病变出现的部位是 D

1
2
3
4
A.两肺上叶
B.两肺下叶
C.上、下肺叶交界的胸膜处
D.肺门淋巴结

2022N40AI期硅肺沉着病的病变特点 A

1
2
3
4
A.病变主要在肺门淋巴结
B.胸膜明显增厚
C.结节性病变散布于双肺
D.肺重量增加

并发症

肺结核III期硅肺的肺结核发生率70%以上
慢性肺心病约60%~75%的晚期硅肺并发慢性肺心病
肺部感染易并发严重的感染导致死亡
阻塞性肺气肿常合并肺气肿导致自发性气胸

1991N34A下列哪项不符合硅肺的病理变化 C

1
2
3
4
5
A.易并发肺结核
B.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化
C.早起硅结节在肺实质内
D.硅结节中央可发生坏死
E.硅结节由呈同心环状胶原纤维组成

肺癌

病因

吸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0倍
空气污染肺癌发病率与空气污染浓度呈正相关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吸入粉尘
基因改变KRAS基因突变;c-MYC基因过度表达;p53基因突变

病理变化

大体类型

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弥漫型肺癌
肺癌占比60%~70%30%~40%2%~5%
病变部位主气管或叶支气管肺段或远端支气管末梢肺组织
肿块形状巨大肿块结节状,2~8cm粟粒,多发结节
肺门转移发生早发生晚,侵犯胸膜少见
病理类型鳞癌最多腺癌最多肺泡细胞癌最多

组织学类型

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
占比30%~35%30%~50%15%~20%15%~20%
类型65%为周围型80%为中央型多为中央型多为中央型
特点女性最常见,多为非吸烟者,常累及胸膜纤维化和瘢痕中老年男性多见,多有吸烟史,易被镜检发现,特征为角化珠内分泌功能,生长迅速,转移早,手术效果差,对放化疗敏感好发大支气管,肿块较大,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而广泛

2009N49A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 D

1
2
3
4
A.鳞癌
B.腺癌
C.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D.小细胞癌

2005N45A肺癌的恶性程度最低的类型是 A

1
2
3
4
5
A.类癌
B.腺癌
C.鳞癌
D.大细胞癌
E.小细胞癌

1997N101B肺腺癌 B 1997N102B肺鳞癌 A

1
2
3
4
5
A.中央型多见
B.周围型多见
C.弥漫型多见
D.常具有内分泌功能
E.肿瘤呈胶冻状

2015N51A在下列肿瘤类型中,细支气管肺泡癌 C

1
2
3
4
A.小细胞癌
B.鳞状细胞癌
C.腺癌
D.大细胞癌

扩散途径

直接蔓延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膈、心包和周围血管;周围型肺癌可侵犯胸膜并侵入胸壁
淋巴道转移发生较早,扩散速度快
血道转移常见于脑、肾上腺、骨等器官组织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无明显症状
中晚期咳嗽,痰中带血,咯血,胸痛
压迫症状支气管、上腔静脉、交感神经、臂丛
副肿瘤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型肺癌如小细胞肺癌、支气管类癌

2015N168X呼吸系统肿瘤中,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包括 AD

1
2
3
4
A.支气管
B.腺癌
C.鳞癌
D.小细胞癌

基本概念

小细胞肺癌(燕麦细胞癌)

好发中老年吸烟男性
起源支气管黏膜上皮的APUD细胞,能分泌5-HT致支气管痉挛、阵发性窦速、水样腹泻、皮肤潮红
肉眼多为中央型,常发生于大支气管,向肺实质浸润生长形成巨块
镜下癌细胞小,圆形,似淋巴细胞,可围绕小血管形成假菊形团结构,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弥漫分布、条索状排列-燕麦细胞癌
病理三最:恶性程度最高;转移最早;对放化疗效果最好

其他

瘢痕癌腺癌伴纤维化、瘢痕形成:对肿瘤出现的间质胶原纤维反应
隐性肺癌痰细胞学检查阳性;临床及X线检查阴性;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标本经病检证实为支气管黏膜原位癌、早期浸润癌
早期肺癌中央型:发于段以上支气管,不突破外模,未侵及肺实质,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周围型:发于小支气管,在肺内呈结节状,直径小于2cm,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2000N43A下列哪项符合肺小细胞癌 B

1
2
3
4
5
A.与吸烟关系不密切
B.可伴有异位激素分泌
C.起源于化生的上皮细胞
D.5年存活率高
E.发病率在肺癌中居首位

2007N44A下列癌中属于肺腺癌特殊类型的是 D

1
2
3
4
A.小细胞肺癌
B.大细胞肺癌
C.肺类癌
D.肺瘢痕癌

鼻咽癌

病因

EB病毒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血清中有EBV壳抗原IgA抗体
遗传因素部分病理有明显的家族性
化学致癌物亚硝酸盐类、多环芳烃类镍

2017N148X下列肿瘤的发生与EBV相关的有 CD

1
2
3
4
A.肝癌
B.肺癌
C.鼻咽癌
D.淋巴瘤

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鼻咽顶部(最常见)、外侧壁和咽隐窝、前壁
鳞状细胞癌高分化(角化型)、低分化(非角化型)、未分化性鳞癌
腺癌少见
扩散途径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症状不明显
中期闭塞、鼻出血、头痛耳鸣
压迫颅神经:视物模糊、面目麻木、眼睑下垂;经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症状常见首发症状为颈部肿块

贺门!


最后贴一张6月的安排表 倒也不是为了丢人现眼

本来这勾八博客也就那三四个人看 主要还是想卷死我那几个卷王室友

算是督促自己 贴出来就不能反悔了QAQ

timetable

妈的六点要到教室五点半就得起 早饭得提前一天买

一点睡五点起,阎王夸我好身体

哈哈没想到吧爷睡在教室了 一周通宵四天 俺は、人間をやめるぞ!

本博客已稳定运行 小时
发表了 14 篇博文共 41.41 k 字
已经有人访问过本站了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