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0.胰腺炎症及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慢性胃炎
定义及分类
| |
---|
定义 | 胃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 |
分类 | 非萎缩性胃炎:又称浅表性、单纯性胃炎,好发于胃窦;萎缩性胃炎:分A、B两型 |
非萎缩性胃炎
| |
---|
好发 | 胃窦,病变呈多灶性或弥漫性 |
肉眼 | 胃黏膜充血性水肿,呈淡红色,可伴点状出血糜烂,表面可有灰黄色或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 |
镜下 | 胃黏膜充血水肿,浅表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保持完整无萎缩性改变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
---|
特点 | 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固有层多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
肉眼 | 黏膜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
镜下 | 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固有层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出现腺上皮化生,其中肠上皮化生比假幽门腺化生更常见;肠上皮化生可见细胞不典型增生 |
2015N167X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包括
ABD
1
2
3
4
| A.胃黏膜慢性炎细胞浸润
B.肠上皮化生
C.鳞状上皮化生
D.幽门螺杆菌阳性
|
2014N133B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变是
D
2014N134B迷离瘤的病变是
B
1
2
3
4
| A.胃小凹上皮增生
B.胃黏膜内出现胰腺组织
C.胃黏膜浅层糜烂出血
D.胃黏膜腺体变小减少
|
2008N135B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C
2009N136B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B
1
2
3
4
| A.胃黏膜内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B.胃黏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C.胃黏膜腺体减少伴肠上皮化生
D.被覆上皮增生导致胃黏膜增厚
|
慢性萎缩性胃炎A型和B型的鉴别
| A型胃炎 | B型胃炎 |
---|
别称 | 慢性胃体炎 | 慢性胃窦炎 |
累及部位 | 胃体、胃底 | 胃窦 |
基本病变 | 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 | 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 |
发病率 | 少见 | 常见 |
病因 | 自身免疫 | 幽门螺杆菌感染(60%~70%) |
恶性贫血 | 常有 | 无 |
**血清VitB12水平 | 降低 | 正常 |
IFA(抗内因子抗体) | 阳性(75%) | 阴性 |
PCA(抗胃壁细胞抗体) | 阳性(90%) | 阴性 |
胃酸 | 明显降低 | 中度降低或正常 |
血清胃泌素水平 | 高 | 低 |
2007N178A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胃炎是
D
1
2
3
4
| A.巨大肥厚性胃炎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疣状胃炎
D.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
2007N121B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胃酸分泌
A
2007N122B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
B
1
2
3
4
| A.缺乏
B.正常或减少
C.少量增加
D.明显增加
|
消化性溃疡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黏膜抗消化能力下降 | 黏膜组织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 |
胃液的消化作用 | 胃液对胃壁组织的自我消化 |
功能失调 |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致精神紧张、胃液分泌障碍 |
遗传因素 | 家族聚集性发病 |
病理变化
胃溃疡
肉眼观
| |
---|
部位 | 好发于胃小弯侧,以胃窦部多见 |
病理改变 | 溃疡常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小于2cm;边缘整齐底部平坦,可穿越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周围黏膜皱襞因瘢痕组织牵拉呈放射状向溃疡集中 |
镜下观
| |
---|
炎症层 | 为最表层,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
坏死组织层 | 由一薄层纤维素性渗出物、坏死的细胞碎片覆盖 |
肉芽组织层 | 新鲜的肉芽组织 |
瘢痕组织层 | 肉芽组织形成陈旧的瘢痕组织,底部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供血不足,妨碍再生,溃疡不易愈合 |
十二指肠溃疡
| |
---|
部位 | 好发于球部前壁或后壁 |
特点 | 溃疡一般较小,直径多小于1cm,溃疡较浅且易愈合 |
2013N166X胃溃疡的镜下病理特征
ACD
1
2
3
4
| A.纤维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渗出
B.肉芽肿形成
C.纤维瘢痕形成
D.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
2007N45A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D
1
2
3
4
| A.表层以伊红色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为主
B.坏死组织下是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底层瘢痕内可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D.溃疡周围见大量异型细胞增生
|
2019N151X消化性溃疡好发部位
AC
1
2
3
4
| A.十二指肠球部
B.十二指肠升部
C.胃窦部小弯侧
D.胃窦部大弯侧
|
结局和并发症
| 发生率 | 原因 |
---|
出血 | 10%~35% | 溃疡底部毛细血管或大血管破裂 |
穿孔 | 5% | 十二指肠溃疡因肠壁较薄更易穿孔 |
幽门狭窄 | 3% | 由于瘢痕收缩可引起幽门狭窄 |
恶变 | <1% |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发生癌变 |
2015N143B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并发症
B
2015N144B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发生的并发症
D
1
2
3
4
| A.穿孔
B.出血
C.幽门梗阻
D.癌变
|
2022N150X消化性溃疡发生游离性穿孔的常见部位
AB
1
2
3
4
| A.胃小弯
B.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C.胃大弯
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
阑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
阑尾腔阻塞 | 有50%~80%的阑尾炎病例伴阑尾腔的阻塞,病理学常见阻塞物为粪石;外科学最常见原因为淋巴滤泡增生 |
细菌入侵 | 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非特异性感染 |
病理变化
| |
---|
急性阑尾炎 | 早期:单纯性阑尾炎;中期: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晚期:坏疽性阑尾炎 |
慢性阑尾炎 | 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表现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慢性炎细胞浸润 |
急性阑尾炎并发症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系膜静脉炎、肝脓肿 |
病毒性肝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 | 病毒性质 | 传染途径 | 转为慢性肝炎概率 | 爆发性肝炎概率 |
---|
甲肝 | HAV | 单链RNA | 肠道 | 无 | 0.1%~0.4% |
乙肝 | HBV | DNA | 密接;血液 | 5%~10% | <1% |
丙肝 | HCV | 单链RNA | 同乙肝 | >70% | 极少 |
丁肝 | HDV | 缺陷性RNA | 同乙肝 | 共同感染<5%;重叠感染>80% | 共同感染3%~4% |
戊肝 | HEV | 单链RNA | 肠道 | 无 | 合并妊娠者20% |
庚肝 | HGV | 单链RNA | 血液 | 无 | 不详 |
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
| |
---|
变质 |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水样变性(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溶解坏死(即液化性坏死,最常见);嗜酸性变→嗜酸性坏死(凋亡);脂肪变性→无脂肪坏死(仅丙肝可脂肪样变1) |
渗出 | 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多见 |
增生 | 肝细胞增生;间质增生性反应:Kupffer细胞(即肝巨噬细胞)、间叶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小胆管增生;纤维化 |
1仅丙肝可见:9版病理学P219指出,丁肝亦可见。
肝细胞变性
| |
---|
细胞水肿(最常见) | 光镜:肝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半透明,气球样变;电镜:线粒体明显肿胀,内质网扩张,溶酶体增多 |
嗜酸性变 | 一般仅累及单个或数个肝细胞,散在于肝小叶内,镜下见肝细胞脱水,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红染);核染色深 |
脂肪变性 | 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型脂滴 |
肝细胞坏死凋亡
溶解坏死
类型 | 定义 | 见于 |
---|
点状坏死 | 散在分布的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 | 急性普通型肝炎 |
碎片状坏死 | 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崩解,是慢性肝炎的特征性病变 | 慢性肝炎 |
桥接坏死 | 中央静脉与门管区之间、两个门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间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坏死带 | 较重慢性肝炎 |
亚大块坏死 | 肝细胞坏死占肝小叶大部分 | 重型肝炎 |
大块坏死 | 肝细胞坏死几乎占据整个肝小叶 | 重型肝炎 |
凋亡(嗜酸性坏死)
| |
---|
定义 | 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质浓缩,核浓缩消失,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嗜酸性小体(凋亡小体) |
镜下 | 细胞皱缩,嗜酸性,核固缩 |
意义 | 凋亡是单个肝细胞生理性死亡,见于普通型肝炎 |
其它改变
| |
---|
炎症细胞浸润 | 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于肝细胞坏死区或门管区 |
肝细胞再生 | 坏死的肝细胞由周围肝细胞再生修复 |
间质反应性增生 | 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 |
小胆管增生 | 慢性且坏死较重的病例,可见小胆管增生 |
纤维化 | 可致肝硬化 |
2005N46A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
D
1
2
3
4
5
| A.肝细胞核碎裂为小点状的坏死
B.破坏界板的坏死
C.形成嗜酸性坏死
D.坏死灶仅累及几个细胞
E.伴有严重脂肪变性的坏死
|
2018N36A肝细胞碎片样坏死的形态学改变
C
1
2
3
4
| A.坏死细胞核碎裂
B.肝小叶内肝细胞广泛点状坏死
C.坏死突破界板向肝小叶内扩散
D.肝细胞坏死超过1/3造成肝小叶结构不完整
|
2014N44A下列肝细胞坏死中属于凋亡的
D
1
2
3
4
| A.碎片状坏死
B.点状坏死
C.桥接坏死
D.嗜酸性坏死
|
2011N55A下列肝细胞坏死中可以完全经过再生修复的
B
1
2
3
4
| A.大块坏死
B.点状坏死
C.桥接坏死
D.碎片坏死
|
1997N149X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肝细胞病变
ABCD
1
2
3
4
| A.胞浆疏松化
B.气球样变
C.嗜酸性坏死
D.溶解坏死
|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
甲肝
| |
---|
变性坏死 | 肝细胞气球样变(最常见)、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形成;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溶解性坏死 |
炎细胞浸润 | 门管区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
间质增生 | Kupffer细胞增生 |
乙肝
| |
---|
特征 | 毛玻璃样细胞,肝细胞胞质含HBsAg |
光镜 | 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 |
电镜 | 光面内质网增生,其内有较多HBsAg颗粒 |
砂粒 | 核内大量HBcAg形成砂粒样细胞核,表示HBV复制活跃 |
2017N35A引起肝细胞毛玻璃样变的病原体是
B
1
2
3
4
| A.HAV
B.HBV
C.HCV
D.HEV
|
2017N149X毛玻璃样肝细胞的特点
BCD
1
2
3
4
| A.胞浆内含淀粉样物质
B.胞浆内含HBsAg阳性物质
C.胞浆不透明似毛玻璃样
D.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
|
丙肝
| |
---|
脂肪变性 | 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但不引起脂肪坏死 |
淋巴滤泡 | 门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 |
胆管损伤 | 可能与病毒直接感染胆管上皮细胞有关 |
2013N167X丙肝除了一般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外相对特异的镜下特点
CD
1
2
3
4
| A.碎屑样坏死
B.凋亡小体
C.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
D.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
|
其他病毒性肝炎
| |
---|
丁肝 | 肝细胞嗜酸性变、脂肪变性(偶见);炎细胞浸润门管区;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后加重肝组织病变 |
戊肝 | 门脉区炎症:大量Kupffer细胞、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少见;胆汁淤积:肝细胞、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灶状、小片状、亚大块、大块坏死 |
庚肝 | 急性肝炎:肝细胞肿胀、门管区炎症为主;慢性肝炎:肝细胞肿胀、点状坏死、门管区炎、纤维组织增生 |
临床病理特点
分类
| 急性普通型 | 慢性普通型 | 急性重型 | 亚急性重型 |
---|
坏死类型 | 点状坏死 | 点状、碎片状、桥接坏死 | 大块坏死 | 亚大块坏死 |
再生 | 完全再生 | 少量再生 | 不明显 | 结节状再生 |
炎性浸润 | 轻度 | 慢性炎细胞浸润 | 大量 | 明显 |
肝脏变化 | 肿胀质软 | 无变化或略增大 | 明显缩小 | 缩小 |
肝脏被膜 | 紧张 | 稍紧张 | 皱缩 | 皱缩 |
2001N101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
E
2001N102B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
A
1
2
3
4
5
|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
E.肝细胞大片坏死
|
2016N48A下列病理变化中属于急性普通型肝炎的是
D
1
2
3
4
| A.汇管区炎症并突破界板
B.桥接坏死伴小叶结构破坏
C.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肝细胞广泛水肿斑点状坏死
|
1999N147X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BCD
1
2
3
4
|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体积明显缩小
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
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
2021N32A急性重型肝炎残留少量肝细胞,多见的部位是
B
1
2
3
4
| A.中央静脉周围
B.肝小叶周边
C.全小叶随机分布
D.残留的网状支架旁
|
2020N151X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ABD
1
2
3
4
| A.肝细胞亚大块坏死
B.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
C.残存肝细胞出现明显异型
D.网状纤维支架塌陷
|
慢性普通型肝炎的分型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
变性坏死 | 轻 | 明显 | 严重 |
坏死类型 | 多为点状坏死、轻度碎片状坏死 | 中度碎片状坏死、特征性桥接坏死 | 重度碎片状坏死、大范围桥接坏死 |
肝小叶 | 结构清晰,界板无坏死 | 小叶结构大都保存,内有纤维间隔形成 | 小叶结构不规则,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 |
再生 | 完全再生 | 较明显再生 | 坏死区不规则再生 |
2006N115B急性重型肝炎的特征性病变
E
2006N116B中度慢性肝炎的特征性病变
C
1
2
3
4
5
| A.点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碎片状坏死伴桥接坏死
D.亚大片坏死
E.大片坏死
|
肝硬化
类型
| |
---|
病因分型 | 肝炎、酒精性、胆汁性、淤血性 |
曾用分型 | 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 |
国际分型 | 小结节性:结节大小相仿,直径<3mm,纤维间隔较细;大结节性:结节粗大,大小不均,直径>3mm,纤维间隔较宽;混合结节性:各占一半 |
病因
| |
---|
病毒性肝炎 | 由乙肝、丙肝引起,占77%,我国以乙肝最常见 |
酒精性 | 欧美占50%~90%,酒精性肝硬化可见Mallory小体 |
胆汁淤积 | 肝内、外胆道阻塞,持续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 |
药物毒物 | 长期服用损肝药物、接触有毒物质(四氯化碳、磷) |
代谢障碍 | 铜代谢紊乱可致肝豆状核变性以至肝硬化 |
营养障碍 | 长期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致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
其他 | 血吸虫性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淤血性肝硬化 |
原因不明 | 隐源性肝硬化 |
1998N44A最常导致肝硬化的DNA病毒是
B
1
2
3
4
5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
2014N55A下列肝细胞病变中与肝硬化形成最相关的是
B2
1
2
3
4
| A.大块坏死
B.桥接坏死
C.灶状坏死
D.碎片样坏死
|
29版教材无此表述:桥接坏死与肝硬化关系最密切见于2版8年制病理学P274
发病机制
| |
---|
胶原纤维增生 | 长期反复弥漫性肝损伤可致肝内广泛胶原纤维增生 |
肝细胞再生 | 肝细胞坏死可启动肝细胞再生 |
假小叶形成 | 再生的肝细胞不能沿原有支架排列,形成不规则结节;增生的胶原纤维伸展分隔肝小叶形成假小叶,是特征性病变 |
肝硬化形成 | 肝细胞反复坏死再生最终形成弥漫全肝的假小叶,导致肝内血液循环改建、肝功能障碍而形成肝硬化 |
病理变化
肉眼观
| 小结节性肝硬化 | 大结节性肝硬化 |
---|
特点 | 肝细胞坏死范围小,分布均匀;肝细胞再生结节小且均匀;纤维间隔较细 | 肝细胞坏死范围大,分布不均;肝细胞再生结节较大且大小不均;纤维间隔较宽,宽窄不一 |
---|
病因 | 轻型肝炎、慢性酒精中毒 | 重型肝炎、中毒性肝炎 |
---|
早期 | 肝体积正常或稍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 |
---|
晚期 | 肝体积缩小,质硬,表面结节状 |
---|
镜下观
| |
---|
特征 | 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肝细胞结节,称为假小叶 |
病变 |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再生肝细胞体积大,核大深染;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纤维间隔内可有炎细胞浸润;纤维间隔内小胆管增生 |
2009N56A下列关于肝硬化的病变中符合假小叶的是
C
1
2
3
4
| A.肉眼下见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
B.再生的肝细胞形成的结节
C.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的肝细胞结节
D.异型增生肝细胞形成的结节
|
1996N150X肝硬化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有
ABD
1
2
3
4
| A.假小叶形成
B.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弥漫大片坏死
D.淋巴细胞浸润
|
临床病理联系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
|||
|窦性阻塞|肝内广泛结缔组织增生,肝血窦闭塞、门静脉循环受阻|
|窦后性阻塞|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使肝窦内血液流出受阻,影响门静脉血流入肝血窦|
|窦前性阻塞|肝内肝动脉与门静脉小分支在汇入肝血窦前形成异常吻合,使高压力的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内|
门脉高压症的症状和体征
| |
---|
淤血性脾大 | 70%~85%出现脾大,镜下见脾窦扩张,窦内皮细胞增生 |
腹水 | ①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上升,通透性增加,水、电解质和血浆蛋白漏入腹腔;②门静脉高压使肝血窦压力增加,淋巴液从淋巴管漏入腹腔;③肝脏受损后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腹水形成;④肝功能障碍导致醛固酮和ADH灭活减少,致继发性水钠潴留 |
侧支循环 | 门腔静脉之间有4个交通支,以食管下段交通支最重要 |
胃肠淤血 | 腹胀、食欲减退 |
肝功能障碍
| |
---|
蛋白质合成障碍 | 肝合成白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减少,白/球蛋白减少 |
出血倾向 | 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致皮肤黏膜和皮下出血 |
胆色素代谢障碍 | 毛细胆管淤胆,肝细胞性黄疸 |
灭活作用减弱 | 雌激素灭活减少,睾丸萎缩、男乳发育、蜘蛛痣、肝掌 |
肝性脑病 | 肝功能极度衰竭的表现,为毒性物质未经肝细胞代谢解毒进入体循环所致 |
2018N148X下列选项中与肝硬化腹水生成机制相关的有
AD3
1
2
3
4
| A.门静脉高压
B.肝脏处理胆红素功能下降
C.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肝静脉主干
D.淋巴液从肝包膜中外渗
|
3C选项错误:1版病理学教材P246表述为: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小叶下静脉可致肝窦压力增高,液体漏出,经肝包膜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2021N152X有门脉高压症导致的病理表现包括
ABD
1
2
3
4
| A.淤血性脾大
B.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C.蜘蛛状血管痣
D.胃肠淤血、水肿
|
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的比较
| 早期食管癌 | 中晚期食管癌 |
---|
好发 | 中段>下段>上段4 | 同左 |
定义 | 侵犯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癌,未侵犯肌层,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 穿破黏膜下层,侵犯肌层 |
临床表现 | 无明显症状 | 进行性吞咽困难 |
肉眼观 | 黏膜轻度糜烂,表面呈颗粒状、微小乳头状 | 髓质型(最多见)、蕈伞形、溃疡型、缩窄型 |
镜下观 | 绝大多数为鳞癌 | 鳞癌(90%)、腺癌、燕麦小细胞癌、腺棘皮癌 |
2007N155A食管癌最多见的发病部位是
C
1
2
3
4
| A.颈段
B.胸部上段
C.胸部中段
D.胸部下段
|
4发生部位:普通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中段,以鳞状细胞癌多见;Barrett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下段,以腺癌最多见。
1997N41A下列哪一项有关早期食管癌的描述是错误的
E
1
2
3
4
5
| A.常无明显症状
B可以是黏膜内癌
C.可以是黏膜下癌
D.可以是原位癌
E.可以侵及浅肌层
|
2014N165X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有
BCD5
1
2
3
4
| A.胶样型
B.髓质型
C.溃疡型
D.隆起型
|
5隆起型:隆起型即蕈伞型,出处未知,9版病理学教材无此表述。
扩散途径
| |
---|
直接蔓延 | 癌组织穿透食管壁向周围组织、器官浸润 |
淋巴转移 | 与食管淋巴引流途径一致:上段癌转移至颈淋巴结、上纵膈淋巴结;中段癌转移至食管旁、肺门淋巴结;下段癌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腹腔上部淋巴结 |
血道转移 | 常转移至肝、肺 |
胃癌
定义和癌前病变
| |
---|
定义 | 胃癌是由胃黏膜上皮、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
好发年龄 | 40~60岁,男多于女 |
好发部位 | 胃窦小弯侧,胃体部少见 |
癌前病变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黏膜肠化 |
2021N34A胃癌的好发部位是
C
1
2
3
4
|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窦
D.胃底
|
2005N139X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或病变有
ABCD
1
2
3
4
| A.萎缩性胃炎
B.胃溃疡
C.黏膜上皮非典型性增生
D.黏膜肠上皮化生
|
早期胃癌
概念
| |
---|
早期胃癌 | 癌组织浸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
微小癌 | 直径<0.5cm者 |
小胃癌 | 直径0.6~1.0cm者 |
一点癌 | 内镜检查是活检为癌,手术切片未发现癌 |
早期胃癌的病理变化
| |
---|
大体分型 | 隆起型:肿瘤从黏膜面明显隆起呈息肉状,此型较少见;表浅型:肿瘤呈扁平状,或稍隆起于黏膜表面;凹陷型:溃疡周边癌性糜烂,此型最多见 |
镜下特点 | 以管状腺癌多见,其次是乳头状腺癌,未分化癌最少见 |
2019N33A关于早期胃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1
2
3
4
| A.癌细胞不能侵犯黏膜下层
B.可有胃周淋巴结转移
C.无远处转移
D.大多数属于腺癌
|
2021N162X早期胃癌概念包含的内容有
ABD
1
2
3
4
| A.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有淋巴结转移
B.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C.病变浸润达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
D.微小胃癌及小胃癌是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
|
中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概念及肉眼类型
| |
---|
概念 | 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 |
息肉型 | 即蕈伞型,癌组织向黏膜表面生长,息肉状或蕈伞状,突入胃腔 |
溃疡型 | 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边界不清,火山口状,凹凸不平 |
浸润型 | 癌组织向胃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弥漫性浸润可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如皮革革囊胃(预后最差,存活时间短) |
胶样癌 | 当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时,癌组织肉眼呈半透明的胶冻状 |
组织学类型
| |
---|
常见类型 | 腺癌(最常见),有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低黏附性癌(包括印戒细胞癌)、混合性癌 |
少见类型 | 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 |
2015N165X胃癌的肉眼类型有
ABCD
1
2
3
4
| A.蕈伞型
B.溃疡型
C.浸润型
D.胶样型
|
2020N152X下列病变中属于胃癌晚期的有
CD
1
2
3
4
| A.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
B.癌细胞转移到局部淋巴结
C.癌细胞转移到双侧卵巢
D.癌细胞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
|
2016N147B属于早期胃癌的是
A
2016N148B预后最差的是
D
1
2
3
4
| A.癌组织侵入黏膜下层并有淋巴结转移
B.癌组织侵入胃壁肌层有淋巴结转移
C.癌组织侵出浆膜无淋巴结转移
D.皮革胃
|
早期胃癌与中晚期胃癌的比较
| 早期胃癌 | 中晚期胃癌 |
---|
定义 | 癌浸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 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 |
肉眼 | 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最常见) | 息肉型或蕈伞型、浸润型、溃疡型(最常见) |
镜下 | 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未分化癌 | 腺癌、腺棘皮癌、鳞癌 |
扩散途径
| |
---|
直接蔓延 | 癌组织向胃壁各层浸润,也可向周围、邻近器官蔓延 |
淋巴道转移 | 主要途径,晚期可转移到左锁骨上Virchow淋巴结 |
血道转移 | 经血道转移至肝(最常见)、肺、脑、肾 |
种植性转移 | 转移到双侧卵巢形成转移性黏液癌,称Krukenberg瘤 |
2022N39AVirchow淋巴结穿刺标本中发现癌细胞,最可能的原发灶是
B
2009N84A胃癌晚期血行转移最多见的部位
D
2015N47A双侧卵巢肿大,活检发现癌细胞,首先考虑癌细胞来源于
C
1
2
3
4
| A.子宫
B.肠
C.胃
D.卵巢
|
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 良性溃疡(溃疡病) |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
---|
外形 | 圆形或椭圆形 | 不整形、皿状、火山口状 |
大小 | 溃疡直径一般<2cm | 溃疡直径常>2cm |
边缘 | 整齐、不隆起 | 不整齐、隆起 |
底部 | 较平坦 |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
周围黏膜 | 皱襞向溃疡集中 |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
大肠癌
病因
| |
---|
饮食习惯 | 高营养少纤维饮食与本病发生有关 |
遗传因素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APC突变;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
癌前病变 | 肠息肉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慢性吸血虫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基因突变 | 多基因突变所致,如APC、c-myc、ras、p53、p16、DCC、MCC、DPC4、BRAF或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
2000N149X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
ABCD
1
2
3
4
| A.腺瘤样息肉
B.家族息肉病
C.溃疡性结肠炎
D.绒毛状腺瘤
|
2011N167X下列大肠息肉病变中,属于癌前病变的有
BD6
1
2
3
4
| A.幼年性息肉
B.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C.炎症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
|
6注意审题: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都不是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息肉病是癌前病变,一字之差。
发病机制
| |
---|
经腺瘤癌变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
锯齿状病变通路 | 增生性息肉病、锯齿状腺瘤的恶变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所致 |
溃疡性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大肠癌通路是p53异常所致 |
幼年性息肉病-癌途径 | 是由于Smad4基因突变所致 |
1
2
3
| 正常黏膜→→→增生→→→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转移癌
↑ ↑ ↑ ↑ ↑ ↑
APC突变 DNA甲基化异常 Ras突变 DCC丢失 p53突变 其他突变
|
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
| |
---|
大肠癌好发于 | 直肠(50%),其余依次为乙状结肠(20%)、盲肠及升结肠(16%)、横结肠、降结肠 |
直肠癌好发于 | 直肠壶腹部 |
2012N78A大肠癌的好发部位
D
1
2
3
4
| A.横结肠
B.升结肠及结肠肝曲
C.降结肠及乙状结肠
D.直肠及乙状结肠
|
肉眼观
| 病理特点 | 备注 |
---|
隆起型 | 肿瘤呈息肉状、盘状向肠腔突出 | 多为高分化腺癌 |
溃疡型 | 肿瘤表面形成较深溃疡,或呈火山口状 | 较常见 |
浸润型 | 癌组织向肠壁深层弥漫浸润,常累及肠管全周,使局部肠管周径明显缩小 | 易形成环状狭窄 |
胶样型 | 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肿瘤表面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状,属于特殊黏液瘤 | 预后较差 |
2011N165X大肠癌的肉眼类型有
ABCD
1
2
3
4
| A.隆起型
B.溃疡型
C.浸润型
D.胶样型
|
2015N133B组织学上表现为黏液癌的大肠癌类型是
B
2015N134B较易引起肠梗阻的大肠癌类型是
C
1
2
3
4
| A.溃疡型
B.胶样型
C.浸润型
D.隆起型
|
组织学类型
| |
---|
腺癌 | 管状腺癌(最常见)、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
其他 | 未分化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 |
大肠癌的Dukes分期
分期 | 肿瘤生长范围 | 5年存活率 |
---|
A |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重度上皮内瘤变) | 100% |
B₁ | 肿瘤侵及肌层但未穿透,无淋巴结转移 | 67% |
B₂ | 肿瘤穿透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 54% |
C₁ | 肿瘤未穿透肌层,但有淋巴结转移 | 43% |
C₂ | 肿瘤穿透肠壁,有淋巴结转移 | 22% |
D | 有远隔脏器转移 | 极低 |
2000N87A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B
1
2
3
4
5
| A.癌达黏膜下层
B.癌累及肠壁肌层
C.癌穿透肠壁
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
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
1999N34A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1
2
3
4
5
| A.盲肠癌最多见
B.类癌由腺瘤癌变而来
C.少数癌瘤产生CEA
D.Dukes D期有远隔器官转移
E.未分化癌多见
|
扩散途径
| |
---|
直接蔓延 | 至周围邻近器官,如前列腺癌、膀胱、腹膜等处 |
淋巴转移 | 癌组织未穿透肠壁肌层时较少发生淋巴道转移;一旦穿透肌层则转移率明显增加 |
血道转移 | 常见为肝,其次为肺、脑 |
种植转移 | 癌细胞穿破浆膜后脱落,播散到腹腔内形成种植转移 |
原发性肝癌
定义
| |
---|
定义 |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
分型 | 肝细胞癌约占90%,起源于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占10%以下;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混合性肝癌占1%以下,两者均有 |
2004N139X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
BCD
1
2
3
4
| A.鳞癌
B.胆管细胞癌
C.混合性肝癌
D.肝细胞癌
|
肝细胞癌
病因
| |
---|
肝炎病毒 | HBV、HEV与肝癌关系密切 |
肝硬化 | HBV引起的肝硬化,约7年肝硬化可发展为肝癌 |
酒精 | 间接经肝硬化而后修补过程产生肝癌 |
真菌及毒素 | 黄曲霉菌可致实验性肝癌,黄曲霉素B1与肝癌密切相关 |
2022N153X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的肝炎病毒有
BC
1
2
3
4
5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
1994N54A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下列哪种因素最有关
D
1
2
3
4
5
| A.肠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肠道寄生虫感染
C.肠道细菌感染
D.黄曲霉素污染
E.酒精中毒
|
病理变化
肉眼观
| | |
---|
小肝癌型 | 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合计最大直径<3cm;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出血及坏死少见 | 多为早期肝癌 |
多结节型 | 常合并肝硬化,可为单个或多个,圆形,大小不等 | 最常见 |
弥漫型 | 癌组织弥散于肝内,结节不明显,常发生于肝硬化 | 较少见 |
巨块型 | 直径>10cm,圆形,右叶多见,切面常有出血坏死,瘤体周围常有卫星状癌结节,不合并或仅合并轻度肝硬化 | 次常见 |
镜下观
| 高分化 | 低分化 |
---|
癌细胞 | 类似于肝细胞 | 异型性明显,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
排列 | 细小梁状,假腺体结构 | 呈实性生长 |
分泌 | 可分泌胆汁 | 不能分泌胆汁 |
血管 | 多 | 少 |
间质 | 少 | 多 |
扩散途径
| |
---|
肝内直接蔓延 | 首先沿门静脉分支在肝内蔓延 |
肝外转移 | 多经淋巴道转移至肝门淋巴结 |
血行转移 | 通过肝静脉转移至肺、肾上腺、脑、肾 |
种植转移 | 侵入肝表面的癌细胞脱落后可形成种植性转移 |
2012N53A肝细胞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1
2
3
4
| A.肝
B.肺
C.骨
D.肝门区淋巴结
|
胆管细胞癌
概念与病因
| |
---|
概念 | 胆管细胞癌是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
病因 | 尚未明确,但与HBV、HCV感染无关;可能与胆管内寄生虫、接触胆道造影剂有关 |
病理变化与转移途径
| |
---|
肉眼观 | 多为单个肿块,含丰富纤维结缔组织,色苍白 |
镜下观 | 癌细胞呈腺管状排列,可分泌黏液,癌组织间质较多 |
转移 | 易发生肝外转移,常见部位是肺、骨、脑等 |
胰腺炎症与肿瘤性疾病
急性胰腺炎
病因
| |
---|
胆道疾病 | 是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胆道结石 |
酗酒 | 是国外最常见的病因 |
其他因素 | 妊娠、高脂血症、药物、胰管阻塞、内分泌及免疫异常 |
特发性 | 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 |
发病机制
| |
---|
常见病因 | 胆总管结石造成胆道梗阻,致胆源性胰腺炎 |
自家消化 | 胆道梗阻→胰管内高压→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胰酶激活 |
病理特点
| |
---|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 表现为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可见局限性脂肪坏死;腹腔内可有少量渗出液 |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 以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肉眼:胰腺肿大质软,暗红色,可见钙皂、坏死灶;镜下: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小血管壁坏死,故有大量出血,坏死灶周围可见轻度炎细胞浸润 |
胰腺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
吸烟 | 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吸烟,可使发病风险翻倍 |
慢性胰腺炎 | 遗传性胰腺炎是高危因素 |
化学毒物 | 联苯胺是高危因素 |
基因突变 | 90%有K-ras点突变,50%有TP53突变和DPC4缺失 |
病理变化
| |
---|
分布 | 胰腺头部(60%)、体部(15%)、尾部(5%)、整个胰腺 |
肉眼观 | 肿块大小形态不一,肿瘤呈硬性结节可突出于胰腺表面,也可埋藏于胰腺内,不深部取材难以确诊 |
镜下观 | 常见类型:导管腺癌(85%)、囊腺癌、黏液癌、实性癌;少见类型:未分化癌、多形性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 |
贺门!